2007年《南方日報》報道,在新學期開學的9月9日,廣州市一家幼兒園有68名幼兒到廣州醫學院附屬二院皮膚科就診,9月10日又有50名得了皮膚病的幼兒到該醫院求醫。他們都是廣州市芳村幼兒園的學生,醫生初步診斷,孩子們是集體感上了接觸性皮炎。
記者在廣州醫學院附屬二院了解情況時,據醫生說,這些4-5歲的孩子眼圈都開始掉皮。遠遠看去,一個個都像小熊貓,有的小朋友則像戴著潛水鏡。
該院皮膚科楊主任介紹,這些小孩是9月2日回到新裝修的幼兒園后,開始陸續出現眼紅,皮膚發癢等癥狀。起初,老師以為是紅眼病,便給孩子點眼藥水,可情況不僅沒有好轉,還有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出現相同癥狀,有的甚至皮膚紅腫。由于送醫院檢查時已經過了好幾天,大部分小朋友的紅腫在就診時已消退,臉上只留下一些色素沉著,有的在掉皮,有的還殘留著點點的紅斑。
該幼兒園位于芳村區海南村,是一棟4層高的新建筑。幼兒園剛裝修完不久,墻上粉刷著嶄新的白色涂料,而四樓活動室鋪著的膠性墊,還散發著陣陣的塑料味。幼兒園院長說,該園有5個班,共100多名學生,年齡多數4-5歲。幼兒園暑假期間就完成了裝修,為了保持清潔,9月2日開學前所有門窗都關了。
廣州醫學院附屬二院和防疫站人員前往事發現場檢查后,廣州醫學院附屬二院楊主任認為,幼兒園裝修后沒有及時通風,涂料中揮發的有毒物質濃度較高,孩子們的皮膚稚嫩而敏感,以致出現接觸性感染。很多家長擔心此次事故會給孩子帶來后遺癥,楊主任認為,這只是一個急性刺激癥狀,不是因長期的接觸引起,故不用擔心后遺癥的問題。為了讓家長們放心,該幼兒園請醫院給所有的孩子進行了包括血常規、肝功能等在內的身體檢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小孩都很健康,只有幾個小孩出現嗜酸性白細胞增加的情況,即有過敏反映。醫生已經進行了對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