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李坐堂)今(12)日,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巖村合作打造的我市首家考古主題民宿“聚食緣”舉行啟動儀式,正式對外開放,為游客提供吃住游等服務。

市委辦公廳駐鄉相關負責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酉陽縣委相關負責人等出席本次活動。
活化利用文化特色 探索鄉村文旅融合發展新方向
據悉,何家巖村是中國西南亞熱帶氣候區喀斯特地貌的、多民族聚集區所保存的典型文化景觀。自明代中后期以來,何家巖村在村落選址、灌溉系統修建、稻作農業發展、傳統建筑、耕讀文化、宗族繁衍等方面,顯著體現出武陵山區特有的村落景觀特征,是在資源有限前提下,人類特有的生存智慧與文化交流的見證和延續。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眾考古中心副主任徐進介紹,為提高文旅產業發展質量效益,賦能鄉村振興,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活化利用酉陽花田鄉文化特色,聯合何家巖村“聚食緣”打造了重慶首家考古民宿,“聚食緣”考古民宿的打造,不僅可以極大限度延續傳統村落風貌,還為保護當地文化景觀,加深地域文化解讀,延續鄉土文脈作出貢獻,也有利于鄉村文化遺產的傳播和考古知識的深入普及,探索鄉村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方向。
保留土家族傳統建筑民居特點 營造考古文化氛圍
徐進接受采訪時表示,“聚食緣”考古民宿在規劃設計上,最大限度保留土家族傳統建筑民居特點,在其公共區域進行考古知識的形式轉化與注入,與建筑本身完美結合,彰顯出獨特氣質,具體運營則由民宿個體戶自己運營,提供食宿游等服務;在展示內容上,體現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自脫貧攻堅以來,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戰略,開展文化幫扶項目的成果,特別是鄉村振興以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整合復旦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文理學院和重慶市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總隊等高校、社會組織資源,對花田鄉文化遺產資源進行調查研究,為花田鄉村文化遺產保護的開辟了一條系統的、多學科的工作路徑,挖掘出何家巖村鄉村文化遺產價值。

“除此之外,‘聚食緣’考古民宿設有書吧、放映廳等服務,書吧的書籍主要以文物考古類的為主,在營造考古文化氛圍和傳播考古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讓廣大游客體驗與眾不同的鄉土情結”。徐進說,我市首家考古民宿的推出,不僅能展示中國傳統村落何家巖村的建筑特點、土家民俗和文化景觀,同時對于促進鄉村振興,營造鄉村文旅融合氛圍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講好“花田故事”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為發揮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作為市委辦公廳幫扶集團成員單位職能優勢,下一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將與“聚食緣”考古民宿共同協作,做好宣傳。以“考古民宿”為號角,在之后的工作中發掘更多“花田故事”,講好“花田故事”,積極擴大社會影響面,加快成果轉化,賦能鄉村振興,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該負責人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融合富民惠民樂民?!熬凼尘墶笨脊琶袼拮鳛楹渭規r村歷史文化的保管庫、知識窗和展示廳,必將使鄉村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聲音:賦能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
“聚食緣”民宿主人何紹派、冉英夫婦:“聚食緣”經過文物考古院的裝修和設計,將眾多考古文化元素融入到民宿后,整個面貌煥然一新,讓民宿更有特色了,對以后的經營充滿信心。
酉陽縣文化旅游委主任左文清:“聚食緣”考古主題民宿是推動文旅融合富民惠民,提高當地文旅產業發展質量效益,賦能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同時考古主題民宿的開張為花田鄉當地旅游增加了看點和亮點,也為游客增添了一個打卡的好去處。
圖片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